宣城建立城区交通秩序管理长效机制

导语 为巩固和深化文明创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成果,净化城市交通环境,营造严管、严查、严纠的氛围,安徽宣城交警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城区交通秩序管理长效机制。

  一、采取多警种联勤,交通志愿者常态参与的方式,规范城区交通秩序。一是从特警支队抽调人员全面参与城区交通管理;开发区分局、城区派出所实行路段承包责任制,加强承包路段管控。二是支队机关、直属一、三大队分别组建一支不少于6人的城区交通管理工作专业队,在正常工作时间负责梅溪路(南门桥至薰化路段)、状元路(梅溪路至叠嶂路段)、状元路(叠嶂路至拱极路段)的管理。三是直属二大队负责城区其他路段的交通管理工作,勤务时间为7:30-21:30。与此同时,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城区交通高峰期文明劝导工作,4050人员、驾校学员参与城区交通平峰期文明劝导工作。

  二、多途径、全方位开展宣传。一是组织民警走街串巷,通过发放宣传资料、展出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图版等形式开展宣传;二是将有影响的、典型的案例向辖区重点驾驶人通过编发短信,开展警示性交安提示;三是针对秋冬季节的特点,向驾驶人宣传要掌握雨、雪、雾等恶劣天气的信息、驾驶时的注意事项,谨慎、小心、安全驾驶;四是加强对运输建筑垃圾、渣土车辆的驾驶人超载飘洒装载物,影响城市环境、影响交通秩序的危害性的宣传教育;五是结合摩托车和非机动车专项整治,加强对摩托车和非法机动车驾驶人不按规定行驶、乱停乱放危害性的宣传;六是通过《宣城电视台》、《宣城日报》、市区各大论坛、微博等媒介,呼吁广大市民抵制“中国式过马路”,摒弃各类交通陋习,曝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,营造氛围,增强交通参与人的安全意识。

  三、延长勤务时间,加大管控力度。一是抓好重点时段的管控。针对空挡时间城区交通违法行为较突出的特点,采取从早晨7时30分开始到晚21时30分止,14小时轮流执勤、错时执勤、梭班执勤的灵活机动的勤务运作模式抓管控;二是明确路口、路段管理重点,做到有的放矢。路口重点规范和查纠车辆和行人闯红灯,各类车辆乱停乱放、乱掉头、逆向行驶,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,非机动车违反规定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,引导车辆行人各行其道、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;路段重点规范和查纠各类车辆乱停放、乱掉头、逆向行驶,机动车“闯禁区”,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,非机动车违反规定载人,把式车辆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,行人不在人行道行走、随意横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。三是抓重点路段的管控,鳌峰路、状元路、叠嶂路、中山路、陵西路、敬亭路等城区主要道路实行“定点位、定时限、定人员、定职责、定目标、定辐射范围”的“六定责任制”,实行网格化布警,精细化、全方位、固定与流动多种管控方式抓城区秩序整治;三是抓重点车辆的管控、重点整治出租车、摩托车、私家车、电动车、人力三轮车乱停乱放、不按规定行驶、闯红灯、违法掉头、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。

  四、严查交通违法,规范交通秩序。大队要求全队民警继续实行“以罚为主、强制入轨”的原则,通过持续的严管,彻底改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陋习,形成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。对城区各类车辆乱停乱放、乱掉头、逆向行驶,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,非机动车违反规定载人,行人不在人行道行走、随意横穿马路等违法行为“零容忍”,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、教育一起,提高见警率、上路率、管事率,既大胆纠违,也要注意方法、规范执法,做到城区秩序大整治和规范执法双赢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